繁體 | 简体 | English

研究报告系列

研究报告系列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。
如需订购,请与出版组同事联络(网址:http://www.cuhk.edu.hk/hkiaps/publications/list.html)。

  • 冯应谦。2012。《香港的性别暴力与媒体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223号。(英语)
  • 蔡玉萍、杜平。2011。《不平等中的不平等: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工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214号。(英语)
  • 陈佩珊。2007。 《「做个革命的下女」何香凝与1920至1930年代的妇女民族主义运动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85号。(英语)
  • 林丽萍。2007。《为香港性工作者争取权力 全球性与本地化之交流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84号。 (英语)
  • 马丽庄、谭少薇。 2007。《香港的跨境「包二奶」现象与社会福利界的回应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82号。
  • 黄碧云、李咏怡。 2006。 《香港两性的政治参与 正规政治参与及社区政治参与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77号。(英语)
  • 李沛然、冯应谦。 2006。 《香港传媒的性别意识形态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72号。 (英语)
  • 邓广良、楼玮群。2006。《妇女和社会福利 主流观点和女性主义的批判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69号。(英语)
  • 张妙清、秦家德。2006。《平等机会委员会及妇女事务委员会 提升女性地位的中央机制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68号。(英语)
  • 许敏娜、张妙清及谭少薇。 2004。《香港专才在事业发展中的性别差异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52号。 (英语)
  • 谭少薇编。2004。《分隔家庭对性别关系的冲击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51号。
  • 张妙清、杜婉韵、张树辉。2004。《华人个性的性别差异 香港与内地的比较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43号。
  • 朱盛华、邓素琴。1997。《从教育开始 女性/性别研究及其在香港的发展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66号。 (英语)
  • 谭少薇、黎安国、马淑仪。1996。《选举行为与意识的性别差异 以沙田区青少年为例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49号.
  • 蔡宝琼、区洁珍、张妙清、邓素琴、易少梅。1993。《权力与尊严: 香港校园性骚扰研究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32号。(英语)
  • 区洁珍。1993。 《香港小学课本里的性别角色研究》。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8号。
  • 游黎丽玲、区洁珍、张妙清。1992。 《香港妇女团体关注调查报告》。 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5号。(英语)
  • 叶汉明。1992。 《社会史与中国妇女研究》。 香港: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研究报告第14号。